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缸的缓冲结构,包括缸筒、安装在缸筒两端的前盖和后盖以及活动安装在缸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后端沿轴向安装有缓冲柱,后盖的内部具有与缓冲柱配合的缓冲孔,所述缓冲孔上端连接有上缓冲孔,所述上缓冲孔的另一端与缸筒内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上缓冲孔内拆卸式安装有第一节流阀芯,所述缓冲柱和缓冲孔之间间隙配合形成节流间隙,所述缓冲柱上具有与缓冲孔连通的轴向节流孔,所述缓冲柱上还设有多个沿径向开设的径向节流孔,所述径向节流孔与轴向节流孔连通,所述径向节流孔内拆卸式安装有第二节流阀芯。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油缸的缓冲结构,能够调节缓冲效果和缓冲压力,结构简单,工作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强。
公开号:CN214331052U
申请号:CN202120043196.8U
申请日:2021-01-0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邱永宁;张辽原;陆勇勇;袁飞
申请人:Jiangsu Hengli Hydraulic Co Ltd;
IPC主号:F15B15-1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缸的缓冲结构。
[n0002] 对于挖机油缸在设计缓冲时,在考虑缓冲的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机手在操作挖掘机时的舒适性,减少缓冲备件的成本及提高调试缓冲时工作效率。现有的大挖油缸后缓冲结构有几点不足:
[n0003] 1、现有缓冲柱在进行缓冲调试时,在需要调整节流孔大小时只能更换新的缓冲柱,成本过高。
[n0004] 2、在调节缓冲行程中不同位置的缓冲压力与效果时需要频繁更换缓冲柱,在没有专业扭矩机器的情况下很难将活塞拆下进行更换缓冲柱。这种重复更换缓冲柱的工作量巨大,影响工作效率。
[n0005] 3、现有缓冲柱在缓冲行程初期没有渐变过油面积即缓冲间隙为固定值,影响缓冲柱刚进入缓冲时的操作感受。
[n0006]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缸的缓冲结构,能够调节缓冲效果和缓冲压力,结构简单,工作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强。
[n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缸的缓冲结构,包括缸筒、安装在缸筒两端的前盖和后盖以及活动安装在缸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后端沿轴向安装有缓冲柱,所述后盖的内部具有与缓冲柱配合的缓冲孔,所述缓冲孔的下端与后盖上的大腔油口连通,所述缓冲孔上端连接有上缓冲孔,所述上缓冲孔的另一端与缸筒内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上缓冲孔内拆卸式安装有第一节流阀芯,所述缓冲柱和缓冲孔之间间隙配合形成节流间隙,所述缓冲柱上具有与缓冲孔连通的轴向节流孔,所述缓冲柱上还设有多个沿径向开设的径向节流孔,所述径向节流孔与轴向节流孔连通,所述径向节流孔内拆卸式安装有第二节流阀芯。
[n0008]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缓冲孔的下端与缓冲孔连通,左端与油缸的无杆腔连通,上端与外部连通,所述上缓冲孔的上端安装有堵头。
[n0009]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阀芯活动安装在上缓冲孔的中部。
[n001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阀芯和堵头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n0011]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节流阀芯安装在径向节流孔的口部。
[n0012]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柱的前端外部对称开设有扁丝。
[n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以及缓冲柱的后端具有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定位件将缓冲柱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
[n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盖上设有与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小腔油口,所述后盖上设有与缸筒的无杆腔连通的大腔油口。
[n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油缸的缓冲结构,能够调节缓冲效果和缓冲压力,结构简单,工作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强。
[n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n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缸的缓冲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是缓冲柱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是图3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n0021]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缸筒,11、无杆腔,12、有杆腔,13、大腔油口,2、前盖,3、后盖,31缓冲孔,32、上缓冲孔,33、第一节流阀芯,34、堵头,35、弹簧,4、活塞,5、活塞杆,51、安装孔,6、缓冲柱,61、轴向节流孔,62、径向节流孔,63、第二节流阀芯,64、扁丝,65、定位槽。
[n0022]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3]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油缸的缓冲结构,包括缸筒1、安装在缸筒1两端的前盖2和后盖3以及活动安装在缸筒1内的活塞4和活塞杆5,活塞杆5的后端沿轴向安装有缓冲柱6,后盖3的内部具有与缓冲柱6配合的缓冲孔31,缓冲孔31上端连接有上缓冲孔32,上缓冲孔32的另一端与缸筒1内的无杆腔11连通,上缓冲孔32内拆卸式安装有第一节流阀芯33,缓冲柱6和缓冲孔31之间间隙配合形成节流间隙,缓冲柱6上具有与缓冲孔31连通的轴向节流孔61,缓冲柱6上还设有多个沿径向开设的径向节流孔62,径向节流孔62与轴向节流孔61连通,径向节流孔62内拆卸式安装有第二节流阀芯63。如果需要调节缓冲压力和缓冲效果,可以通过拆卸堵头34,将堵头34取出后更换第一节流阀芯33,可通过将前盖拆卸把活塞杆拔出,进行更换第二节流阀芯62,从而调节缓冲压力与效果。
[n0024] 另外,上缓冲孔32的下端与缓冲孔31连通,左端与油缸1的无杆腔11连通,上端与外部连通,上缓冲孔32的上端安装有堵头34。第一节流阀芯33活动安装在上缓冲孔32的中部。第一节流阀芯33和堵头34之间通过弹簧35连接。堵头34将上缓冲孔32的上端封闭。
[n0025] 另外,第二节流阀芯63安装在径向节流孔62的口部。缓冲柱6的前端外部铣有位置对称且角度相同的扁丝64,扁丝64用于调整节流间隙,可优化刚开始缓冲的冲击感受。活塞杆5的后端具有安装孔51,安装孔51的内壁以及缓冲柱6的后端具有对应的定位槽65,定位槽65内设有定位件将缓冲柱6固定安装在安装孔51内。缓冲柱6直接固定活塞杆5上,不需要拆卸活塞4即可通过更换第二节流阀芯63来调节缓冲效果与缓冲压力。
[n0026] 另外,前盖2上设有与缸筒1的有杆腔12连通的小腔油口(图中未画出),后盖3上设有与缸筒1的无杆腔连通的大腔油口13。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油缸的缓冲结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小腔油口进油,油液推动活塞杆5向右移动,活塞杆5持续向右移动直至缓冲柱6进入缓冲孔31内部,因为无杆腔11在缓冲过程中为超高压,大腔油口13为低压,无杆腔11的高压油液第一部分通过缓冲柱6和缓冲孔31之间的环形节流间隙进入缓冲孔后从大腔油口流出,第二部分油液通过第二节流阀芯63和径向节流孔62后通过轴向节流孔61后从缓冲孔31流至大腔油口13,第三部分油液从上缓冲孔的左端进入,然后通过第一节流阀芯,从上缓冲孔的下端流至缓冲孔后大腔油口流出,此时无杆腔11的压力升高,从而阻碍活塞杆5向右的移动速度,此时活塞移动速度开始减慢,通过油液三条不同的流向(流向如图2所示)实现了活塞的缓冲效果。
[n0028]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油缸的缓冲结构,能够调节缓冲效果和缓冲压力,结构简单,工作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强。
[n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油缸的缓冲结构,包括缸筒、安装在缸筒两端的前盖和后盖以及活动安装在缸筒内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后端沿轴向安装有缓冲柱,所述后盖的内部具有与缓冲柱配合的缓冲孔,所述缓冲孔的下端与后盖上的大腔油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孔上端连接有上缓冲孔,所述上缓冲孔的另一端与缸筒内的无杆腔连通,所述上缓冲孔内拆卸式安装有第一节流阀芯,所述缓冲柱和缓冲孔之间间隙配合形成节流间隙,所述缓冲柱上具有与缓冲孔连通的轴向节流孔,所述缓冲柱上还设有多个沿径向开设的径向节流孔,所述径向节流孔与轴向节流孔连通,所述径向节流孔内拆卸式安装有第二节流阀芯。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孔的下端与缓冲孔连通,左端与油缸的无杆腔连通,上端与外部连通,所述上缓冲孔的上端安装有堵头。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阀芯活动安装在上缓冲孔的中部。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缸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阀芯和堵头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阀芯安装在径向节流孔的口部。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缸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的前端外部对称开设有扁丝。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缸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具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以及缓冲柱的后端具有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定位件将缓冲柱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油缸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上设有与缸筒的有杆腔连通的小腔油口。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6050775B|2017-12-08|结构改良的先导控制阀
CN202073860U|2011-12-14|螺纹插装式可调型缓冲溢流阀
CN106015140B|2017-11-10|一种平衡阀
CN104595281A|2015-05-06|缓冲油缸
CN100441885C|2008-12-10|自动适应负载变化的液压平衡阀
CN201475070U|2010-05-19|一种插装式平衡阀
CN103335142A|2013-10-02|水轮发电机组反馈自力式减压阀
CN214331052U|2021-10-01|油缸的缓冲结构
CN108775431A|2018-11-09|平衡阀
CN203051274U|2013-07-10|平衡阀
CN103104565B|2015-05-27|平衡阀
CN106122144B|2017-12-08|运行平稳的先导控制阀
CN103104566A|2013-05-15|插装式平衡阀
CN205977849U|2017-02-22|液压油缸同步运行机构
CN106286471B|2018-06-12|导向缓冲装置、液压油缸及挖掘机
CN201526636U|2010-07-14|低速双向调节式液压缓冲器
CN204805207U|2015-11-25|具有缓冲功能的液压油缸及挖掘机
CN206017322U|2017-03-15|压套压扁模组
CN205745444U|2016-11-30|一种阀门
CN102398866B|2013-12-25|一种起重机变幅控制阀及起重机变幅液压系统
CN106704288B|2018-09-04|液压缸及具有该液压缸的工程机械
CN103629188B|2016-07-13|作动筒用缓冲装置
CN203051275U|2013-07-10|插装式平衡阀
CN201916281U|2011-08-03|定节流缓冲液压缸
CN105422537B|2017-04-26|一种增压溢流阀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43196.8U|CN214331052U|2021-01-08|2021-01-08|油缸的缓冲结构|CN202120043196.8U| CN214331052U|2021-01-08|2021-01-08|油缸的缓冲结构|
[返回顶部]